
改革开放这么多年,咱城镇经济那真是跑着往前冲!不光帮不少人找到了饭碗,让日子从 “吃饱穿暖” 往 “过得舒服” 上奔,还让好多从农村来的打工者,活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样子 —— 以前在村里只能靠种地糊口,现在在城里进厂、开店、做买卖深圳股票配资平台,不少人都买了房、开上了车,家里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。国家统计局那数据更是实打实的: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.13 万元,跟 2012 年的 1.65 万元比,足足多了 2.48 万元,名义上涨了 150%!这数儿咱掰扯掰扯,十几年功夫,老百姓手里的钱翻了一倍多,搁以前哪敢想啊?超市里想买啥不用犹豫了,逢年过节能给老人孩子添新衣服了,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。
可日子好了,新的难题也来了。现在科技越来越先进,工厂里都是机器换人,写字楼里要会用电脑、懂新技术,不少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,突然发现钱没以前好赚了 —— 以前靠力气能在工地、工厂找活干,现在要么嫌你没技术,要么嫌你年纪大,想找个稳定的活儿越来越难。
展开剩余88%咱再看看现在干活的主力人群,还是 60 后、70 后、80 后、90 后这四拨人。这么多年,他们不少人从农村揣着干粮进城,靠一双手打拼,有的在城里扎了根,有的攒了钱回村盖了房,总算过上了比以前舒服的日子。可大伙儿对这四拨人的印象也不一样:总说 60 后古板,做事按部就班,不咋敢尝试新东西;70 后最能吃苦,啥脏活累活都肯干,眼里只有 “赚钱养家”;80 后敢闯敢创新,要么自己开小店,要么在公司里琢磨新法子,总想折腾出点不一样的;90 后偏非主流,穿衣服、说话都有自己的风格,不咋按老一辈的规矩来。
其实这也不怪他们,毕竟成长的时代差太远了 ——60 后经历过苦日子,习惯了稳;70 后赶上改革开放初期,知道机会难得,得拼命干;80 后看着经济腾飞,想抓住机会拼一把;90 后从小日子就不差,更看重自己喜欢不喜欢。可不管以前活得多不一样,现在这四拨人,都遇到了各自的麻烦,而且每个麻烦都不那么好解决,尤其是年轻点的 80 后、90 后,真得提前琢磨琢磨,别等老了跟 60 后、70 后一样,碰到难迈的坎儿。
一、60 后:两头难!上要养老人,下要顾自己,找活干还没人要
先说说最年长的 60 后,现在他们真是 “腹背受敌”,一头要照顾更老的父母,一头要想办法养活自己,难啊!60 后最小的都五十好几了,最大的都到退休年纪了,按说该享享清福了,可现实哪能那么如意?
要是以前在国企、事业单位上班,正经退休了能领养老金,日子还能松快些;可不少 60 后是农民工,没正经单位,也没交够社保,根本领不到养老金,只能接着干。他们总说:“能多赚点是点,别给孩子添麻烦。” 可现在外面的企业,谁愿意招五六十岁的人啊?工厂怕你体力跟不上,写字楼怕你学不会新技术,就连以前最缺人的建筑工地,现在也有规矩,超过六十岁不让进,怕出安全问题。
我家楼下的张大爷就是 60 后,以前在工地干瓦工,现在工地不要他了,只能在小区里帮人搬搬东西、修修水管,赚点零花钱。他总跟我说:“年轻时候没攒下啥钱,现在想干也干不动了,要是以后身体不好,可咋整?” 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酸。
更让人操心的是,60 后的父母大多八九十岁了,身体一年不如一年,得时刻盯着 —— 今天感冒了要送药,明天腿疼了要陪去医院,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,还得请护工,这都是花钱的地方。张大爷的老母亲今年 92 岁,瘫在床上好几年了,张大爷每天早上得先去给老人擦身、喂饭,再出来找活干,晚上回来还得给老人洗尿布,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。
现在疫情早放开了,可 60 后最担心的还是老人的身体,生怕天气一冷一热,老人又生病。他们自己也一身毛病,腰间盘突出、高血压是常事,可不敢去医院,总说 “忍忍就过去了,看病太贵”。要是年轻时候没攒下钱,现在真是日子过得紧巴巴,连买袋好点的米都得琢磨半天。
二、70 后:愁完爹妈愁孩子!赡养父母压力大,帮孩子结婚更头疼
再看 70 后,现在大多四十到五十岁,正是 “上有老下有小” 的年纪,一头要赡养父母,一头要帮孩子操心结婚,中间还得顾着自己的工作,真是愁得睡不着觉。
70 后的父母基本都七十岁左右了,到了需要人照顾的阶段 —— 有的父母有退休金,不用操心钱,但得陪去医院、买日用品;有的父母没退休金,每个月还得给零花钱,加上看病吃药的钱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我同事王哥是 70 后,他爸妈都在农村,没社保没医保,去年他爸住院做了个手术,花了五万多,全是王哥掏的钱。他说:“我爸妈一辈子不容易,总不能让他们没钱看病,可我自己也不宽裕,这五万块钱,我攒了小半年。”
除了赡养父母,70 后更愁的是孩子结婚的事。他们的孩子大多二十七八到三十岁,正是该谈婚论嫁的年纪,可现在的年轻人,好像没那么愿意结婚了。有的是因为没攒够钱,买房、彩礼都是大数目,普通家庭根本扛不住;有的是因为性格不合,处对象总吵架,不想将就;还有的觉得单身挺好,不想被婚姻束缚。
可在 70 后眼里,“孩子结婚生子” 是头等大事,不管啥原因,都得想办法帮孩子解决。王哥的儿子今年 30 岁,还没对象,王哥天天托人介绍,周末就催着儿子去相亲。他说:“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,孩子都能打酱油了,他倒好,连个对象都没有,再过几年年纪更大,更难找了!” 为了帮儿子攒彩礼,王哥下班后还去兼职送外卖,每天忙到半夜,头发都白了不少。
更让 70 后闹心的是,他们自己年纪也大了,工作上开始被嫌弃了。以前在工厂是技术骨干,现在工厂招年轻人,嫌他们反应慢;以前在公司做管理,现在公司要年轻化,想把他们调到闲职上。要是没找到合适的生意做,想再找个好工作,真是难上加难。王哥以前在工厂当车间主任,去年工厂裁员,他被裁了,找了大半年工作,要么是工资太低,要么是活太累,最后只能去送外卖,心里别提多憋屈了。
三、80 后:房贷压得喘不过气!还得操心孩子上学,家里家外两头忙
接着说 80 后,现在他们最大的烦恼,就是房贷和孩子上学这两件事,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不少 80 后是在房价涨起来之前买的房,但也有不少是近几年买的,每个月还房贷的压力特别大。我邻居李姐是 80 后,她和老公三年前在城里买了套两居室,首付借了不少钱,每个月房贷要还 5000 块。李姐在超市当收银员,一个月工资 3500,她老公在工地干活,一个月工资 6000,除去房贷和生活费,基本攒不下啥钱。她说:“每个月一到还房贷的日子,我就紧张,生怕老公活少了,钱不够还房贷。”
除了房贷,80 后的孩子大多正在上初中或高中,正是需要操心学习的时候。可不少 80 后自己学历不高,有的初中毕业,有的高中毕业,辅导孩子写作业都费劲 —— 孩子问个数学题,自己算半天也算不出来;孩子问个英语单词,自己也不认识。李姐的儿子上初中,数学成绩不好,李姐想给孩子报补习班,可一节补习班要 200 块,一个月下来就是好几千,她舍不得,只能自己晚上对着答案琢磨,再教给孩子,经常熬到半夜。
家里的事已经够忙了,外面赚钱的压力也不小。80 后现在正是家里的顶梁柱,上要给老人零花钱,下要给孩子买衣服、交学费,中间还得应付人情往来,要是工作不稳定,真是愁得头发都掉光了。李姐的老公去年在工地摔了一跤,休息了三个月,没收入不说,还得花钱看病,那段时间李姐天天以泪洗面,只能跟亲戚借钱周转,现在还没还清。
四、90 后:结婚难!养娃更难!三十岁了还单着,有娃的愁奶粉钱
最后说说 90 后,最大的 90 后都过三十岁了,按说该结婚生孩子了,可现实却是 “结婚难,养娃更难”,不少人愁得睡不着觉。
先说说结婚的事,现在女生结婚要求可不低 —— 有的要求有房有车,有的要求彩礼十万八万,有的要求男方有稳定工作。可不少 90 后刚工作没几年,没攒下啥钱,有的还在还车贷,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,只能单着。我表弟是 90 后,在城里做快递员,一个月工资 5000 块,谈了两个对象,都因为没房子分手了。他说:“我也想结婚,可买房得一百多万,我这辈子也攒不够啊,只能先单着了。”
还有不少 90 后已经结婚了,可又面临着养娃的压力。现在养个孩子可真不便宜,奶粉一罐要三四百,尿不湿一包要一百多,还得买衣服、玩具,要是孩子生病了,去趟医院又是几千块。我同学小陈是 90 后,女儿刚一岁,她现在没上班,在家带孩子,全靠老公一个月 6000 块的工资过日子。她说:“以前我还能买件新衣服,现在连护肤品都不敢买,全给孩子花了,有时候孩子想吃进口奶粉,我都舍不得买,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。”
除了钱的问题,90 后还得抽时间照顾孩子。现在年轻人工作都忙,有的早上七点就要上班,晚上八点才下班,根本没时间陪孩子。小陈的老公在公司做程序员,经常加班到半夜,有时候好几天见不到孩子,只能视频聊几句。小陈说:“我老公总说对不起孩子,可不加班就没奖金,没奖金就没法养孩子,真是两难。”
更让 90 后闹心的是,他们还得面对父母的催婚催娃。没结婚的,每次回家都被催着相亲;结婚没娃的,每次回家都被催着生孩子,有的父母甚至说 “再不生孩子,我就不认你了”,让 90 后压力更大。
五、说到底:钱袋子才是定心丸,多攒点钱才能少点慌
这么唠下来,不管是 60 后、70 后,还是 80 后、90 后,现在都有各自的烦恼,而且这些烦恼,大多都跟 “钱” 有关 ——60 后没养老金,怕没钱养老;70 后要给父母养老、帮孩子结婚,怕钱不够;80 后要还房贷、养孩子,怕钱不够花;90 后要买房结婚、养娃,怕没攒够钱。
说到底,还是钱袋子鼓了,心里才能不慌。那些年轻时候攒下钱的人,现在压力就小多了 ——60 后有存款,不用愁养老;70 后有存款,能帮孩子付首付、给彩礼;80 后有存款,还房贷没那么费劲;90 后有存款,能买房结婚、给孩子买好点的奶粉。
当然,这也不是说钱能解决所有问题,但至少能解决大部分问题。所以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,都得趁年轻多攒点钱,别总想着 “及时行乐”,不然到了该用钱的时候,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最后想问问大伙儿:你们是哪个年龄段的?有没有遇到过这些烦恼?你们觉得该咋解决这些问题呢?评论区里唠唠深圳股票配资平台,让咱也听听你们的想法!
发布于:江西省鼎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